2012/3/27

小滷蛋生活照( 四歲囉 )

好久沒更新小滷蛋的生活照了,一轉眼小滷蛋已經四歲囉!這週末天氣不錯,一早帶小滷蛋去公園玩,順便拍幾張照片記錄一下。

收集樹枝回家玩 

 遮到臉了,再來一張

 YA!

,老爸,拍夠了沒? 

準備回家囉 ~


2012/2/25

工作的意義



最近這兩個月以來工作很忙, 因此心中壓力也頗大, 甚至已經對我的健康造成了些微影響.為了平衡壓力, 我需要重新定義生活的重心, 並再次疏導心中的壓力.

以下這三篇文章, 讀完後蠻有感覺的, 讓我願意用比較正面的態度去正視這些壓力, 繼續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上成長.也許幾年後的我又會面臨工作上的瓶頸, 先將這些文章記錄下來, 將來有空常常拿來複習一番.


總結這三位有智慧的長者們, 所提的的共通點:
工作的目的, 在讓自己覺得有用.
工作的意義, 在讓社會變得更好.


-----------文章1-----------------
聖嚴法師: 工作的意義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8bjqX8Y_ps

-----------文章2-----------------
嚴長壽: 工作的意義
我一直覺得,職位大小不是決定工作意義大小的因素,關鍵是要看你的態度。一位勇於任事的小弟,他為工作所創造的價值並不比一位大老闆差。 
接下來我要講的故事,發生在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身上。我與他認識是因為一封抱怨的E-mail 
大約三年前,某個禮拜天的早上九點鐘,我的值班經理打電話給我,說有顧客e-mail投書,抱怨我們一家加盟飯店的自助餐廳服務人員態度不佳。通常這類的顧客投書,飯店會有專人處理,但我因為聽到值班經理說這位顧客相當不滿,而且非常氣憤,便讓他把信轉給我。 

果然,這封e-mail的語氣不是很好,投書人是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,他說因為看過我的書,知道我們飯店的服務好、有口碑,因而接洽飯店餐廳舉辦謝師宴。沒想到謝師宴當天,由於先前聯繫上的誤會,場地的安排似乎不符合他的要求,當場便有了一些不愉快。他覺得相當委屈,滿腔的不平,於是寫信投書過來。 

我把信看完,發現這封e-mail是凌晨一點多傳來的,於是我先交代助理,不要急著打電話給這位同學,因為他整個晚上心情不好,加上忙著寫投訴書,一定很晚睡覺,等中午過後我再親自跟他聯繫。 

我之所以想親自與他通電話,最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抱怨,而是我知道,像這樣會代表學系或學校來聯繫舉辦各種活動的年輕人,他們通常心裡都是有一股熱忱,想為大家服務,無論結果如何,是飯店的錯也好,是雙方的誤會也罷,我都必須告訴他,他做得很好。 

那天中午我們透過電話談得很融洽。他的心情平復許多,他說他受到我的書影響,所以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,而我也從他的談吐語氣知道,他的確是個對服務這項工作很有看法的年輕人。 

一個抱怨,結了一個緣分。這之後我們成為朋友,一起吃過飯,也經常有書信的來往,他更不時與我分享他的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。 

職位大小≠工作意義大小 

不久他畢業去當兵,服替代役,在南部的縣市文化中心服務台當櫃檯人員。這份工作應該是整個文化中心最「小咖」,也是別人最不想要做的,然而他寫信告訴我,這個位置真是老天特地安排給他的,他不但沒有覺得服務台的工作細碎繁瑣,反而把一份最小的工作發揮出最大的價值,做得有聲有色。 

服務台是整個文化中心面對民眾的第一線,等於是文化中心的門面,於是他每天都穿著剛燙過、乾淨筆挺的制服,無論天氣多熱,也都打上領帶,為的就是要讓來參觀或洽公的民眾感覺被尊重。 

其實他是服替代兵役,根本不會有人查他的班、在乎他的態度如何,也無涉陞遷的問題,兩年一到,卸下軍服就可以走人,但儘管如此,他仍兢兢業業的對待這份工作,絲毫沒有懈怠。 

在過程中,他注意到和他同在櫃檯擔任服務工作的一名資深的櫃檯大姐,經常工作得很不愉快,因為她負責的業務中有一項是登錄與收發全機關的文件,既瑣碎又繁雜。而且,大姐總是抱怨遞送信件的郵差,每次都要等到接近中午用餐時才將一大捆信件送來,因此她往往得要犧牲午休時間,才能完成登記與發送。甚至,郵差常在大家都去午休的時間才到,導致一些重要的掛號信件,因為無人簽收,又要拖到第二天了。這件事困擾她已經很久,中午一到,不愉快的心情就會發作。 

這位服替代役的同學心想:這真的是一件不能改變的事情嗎?為什麼要被這樣的小事困住呢?於是下一次郵差大哥來送件時,他就主動前去認識,並且慢慢花時間和郵差聊他的工作。 

沒多久他就發現,其實只要稍稍改動郵差每日送信的動線,就可以避免剛好中午時間到達文化中心。於是他很誠懇的溝通說明,希望能讓彼此的工作效率提高,減少兩方面不必要的麻煩。郵差大哥也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,於是把流程改變了。 

流程改變,所有的收發作業也因此順暢了,櫃檯的大姐終於可以在一早就開始處理登錄收發的工作,時間相當充裕。而他只是多用一點點心,做一些溝通,問題就解決了。 

服務台的工作還包括接聽電話,有一天他突然靈感一來,建議把原本接電話時制式的問候語「您好,文化中心」,加上英文版,並加入親切的語氣,變成「文化中心,Cultural Affairs Bureau,你好,很高興為你服務」。 

這個小小的改變,馬上引起好評,許多人向文化局長反映,他也獲得了讚美。接著他發現文化中心偶爾也會有外籍人士來訪參觀,館內廣播應該要有雙語服務,因此又得到更多國際人士的讚美。 

他說當他第一次用英文版廣播後,在各樓層辦公的行政人員都跑了下來,想看看到底是誰在用英文廣播。 

館內廣播行之有年,蕭規曹隨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誰都沒想到是一個櫃檯替代役男的主動提議,讓文化中心越來越國際化了。 

他的用心還不止於此,為了能達到「飯店級的服務水準」,他細心的做功課,把每一次要來文化中心開會的貴賓或市府人員的基本資料背熟,等到那些人一踏入文化中心,他馬上能認出誰是誰,準確的叫出來賓官銜,並親切的接待他們。 

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職位、頭銜和金錢的追求,而是讓自己能在工作中獲取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,並影響他人,進而提升公司或社會整體的進步。 

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滿足與成就感的人,乃是因為他尊重並熱愛自己的工作。而要能持續地熱愛工作,就必須去確立工作的正面意義。每個工作只要你肯用心去經營,都會有它金牌等級的價值。



-----------文章3-----------------

工作的目的與意義
http://www.inex.twmail.net/temp/p01/158.htm 
「如果你很有錢,你還會選擇要工作嗎?」這是我平常有機會跟工作夥伴在交換意見時,最常討論到的一個問題。結果一如常理所意料的,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:「如果我很有錢,我就不用再這麼辛苦工作了。」

但是進一步瞭解,卻發現相同的答案背後,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,尤其有趣的是,當問到:「如果不工作,會選擇怎麼樣過日子?」的時候,大部份人的答案,最後其實都還是要工作的。只是或許不想做得那麼累,或許不希望被迫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,不喜歡受約束,或是不希望只是為了錢而工作。

一位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,在回答以上第二個問題時說:「如果我可以不工作,又有錢,那我就可以到國外遊學,挑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課,旁聽或選修,不拿學位也沒關係,到處走走看看。」

我接著問他:「你現在最想要學的是什麼?最想要看的是什麼?如果學了五年、十年,看了十年、二十年,變成一個非常博學多聞的人,再來你最想要做的是什麼?」

他很興奮地說:「那還用擔心啊,到時候一定會有很多人找我去演講,或是邀請我去當社會大學的客座講師,到時候忙都忙不完!」

這個時候,我心裡想著:「所以你其實還是希望能夠工作的!」

另一位酷愛爬山的女工程師主管,在外商待了十幾年之後告訴我說:「再過幾年,我就要辭掉工作,去當高山嚮導。」另一位打算在40歲退休的科技新貴則是希望在退休之後,「可以到鄉下買塊地,種種花,閒暇之餘還可以在社區教教小朋友上網、發mail。」

這些回答「會選擇不工作」的人,幾乎每一位都同時提出另一個未來的「工作」計劃,只是這個「工作」,跟原來的工作截然不同罷了。

那麼究竟工作的原動力在那裡?為什麼有很多人在經濟上可以不工作,但是最後還是選擇要「工作」?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思考的,究竟工作的目的是什麼?工作的意義在那裡?

有句話說:「因為有選擇,所以破壞規則。」這句話用來形容目前的「科技新鮮人」最為恰當。有一位資管研究所的畢業生,在畢業論文寫得差不多的時候,突然心血來潮,將自己的履歷表丟到求職網站上,結果一個早上的時間,收到三、四十封的回函,希望找他去面談。他傻眼了,不知道從何挑起,只好趕緊把自己的資料從網站上拿下來,再慢慢想該怎麼辦。

由於受到全球資訊軟體、網路前景的過度跨大,一堆財團甘冒低於5%成功率的風險,大舉進軍新興網路事業,造成市場上滿是抱著一堆資金,卻連要做什麼都還講不清楚的「e公司」。這些公司動輒以兩倍的薪水挖角,給予大量的認股權或股票選擇權,而造成目前就業市場上的「亂象」。這樣的結果,不僅造成投資者的損失,和整個社會資源的浪費,其實受害最大的,反倒是這些前面所謂的「科技新鮮人」。

一夜致富的特例,讓年輕人失去耐心;超乎常情的薪水和股票,讓年輕人誤以為,原來賺錢是這麼容易,原來自己真有這樣的身價;而更糟糕的是,過度標榜「科技創新、經驗無用」的結果,更讓年輕人相信,凡事不用從頭做起。

結果是年輕人掙紮在這似是而非的亂流之中,一家比過一家,無法定下心來,好好學點東西。過度自我膨脹的結果,尤其令人憂心,一但泡沫破滅,如何回到現實,再從一個月兩、三萬元薪水的工作做起?

其實能有選擇,是最幸福不過的了。很多人,或許因為不在熱門的產業裡,或許就業條件不如這些科技新貴,但是為了養家活口,不得不守著一份別無選擇的工作。相較於這些人,有著充份選擇的「科技新鮮人」,其實是非常幸福的。但是過多的選擇,反而造成前面所說的「破壞規則」的現象,實在令人惋惜。

人能有選擇是最幸福的。既然如此,只要是自己選的,就沒有所謂的對或錯;只要是自己選的,就應該好好珍惜它、享受它,證嚴法師說:「甘願做,歡喜受」,也就是這個道理。

但是,最重要的是,要能夠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很多決策,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對、錯,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夠堅持,很多的路都是在堅持到最後時才走出來的。

然而急功好利的社會現象,讓大家愈來愈少談長遠的理想和抱負,也讓許多年輕人,愈來愈不相信「生涯規劃」。一位科技新貴說:「我30歲就要當CEO了,還要什麼生涯規劃?」這樣的回答,又讓我們想起今天的話題,到底工作的目的是什麼?

工作的意義在那裡?「30歲當上CEO、身價上億」,是每一個人的工作目的嗎?如果是,那麼它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?

工作的目的在讓自己覺得有用,工作的意義在讓社會變得更好。很多年輕人把工作的價值放在單一維度來衡量,從年薪、股價、職稱,來衡量彼此的身價。這個事實雖然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,但是從前面的例子,我們看到其實大部份的人,即使想像自己很有錢,也都還是希望保有某種形式的「工作」,可見工作的目的絕對不是單一維度的。

一位電子業的董事長將自己所擁有的數億股票,捐給慈濟基金會;一位拾荒老人,用他數十年撿回收垃圾所累積下來的錢,蓋了一個社區圖書館。這些人和前面的那些人一樣(四處遊學、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見聞;當高山嚮導;教鄉下的孩子上網),都是在「工作」,而究竟他們繼續工作的原動力在那裡呢?

原因可能很多,但是個人相信,最主要的原因是,他們希望自己「是有用的」,不管是在家裡、在學校、在公司、在社區,或是在社會上。就跟大部份的其他人一樣,希望因為自己的存在,自己的付出,而讓社會(或家裡、或學校、或公司、或社區)變得更好。

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工作目的和意義。至於什麼是個好的生涯規劃?其實沒有答案,只有問題。自己的興趣是什麼?自己的專長在那裡?在什麼樣的工作上最能發揮?做什麼樣的事情最有成就感,最讓自己覺得「有用」?

這一連串的問題,一但想清楚了就去做,持續地做,不要太受社會價值觀的影響,忠於自己的選擇,樂於自己的選擇,那麼每一個人的生涯規劃,就都是最好的生涯。

很多的路都是在堅持到最後時才走出來的


2012/1/1

[轉動台灣]We Did It !!




『推動世界的,往往不是專家,而是夢想家。』在Jobs離開我們時 , 我在雜誌上讀到這句話。民國100年12月31日,很大一群熱愛生命,富有夢想的人,再次驗證了這一句話。

大偉老師說,『不難,就不好玩了。』,夢想家的一個發想,一個創意,在最適切的時刻,號召,一呼百應。很浪漫不是嗎?

昨晚看到一則政治新聞 , 有人抨擊這個活動花了納稅人許多錢,做了一件沒有任何實質貢獻的事。有些事情,我們不該很功利主義的去看待它,實際上要我自掏腰包,我也是十分樂意的。

壯遊,當一群有一樣理想,一樣目標的人一起活動,那是我們大家共有的回憶,不計代價的,這就是壯遊。『寫下夢想  繫上車把  讓夢想迎風  一起壯大』,出發前,我將車把上的夢想絲帶拍下來,當作這次活動的紀念。

謝謝主辦單位,讓那一天的台灣充滿了夢想,讓我們的夢想繞了台灣一整圈,讓大家一起參與了一次好玩的壯遊。

出發前的一刻